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研究 > 中外文明比较

董欣洁 |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作者:董欣洁来源:《大众日报·理论周刊》2023年7月18日第06版时间:2023-08-21字号:【大】【中】【小】【打印】

  编者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并将连续性排在首位,这就从本体论上指明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首要突出特性。

  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2日下午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一个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伟大国家。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包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程、大一统政治的长期实践、澎湃深厚的家国天下情怀和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雄厚力量。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所指出的:“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产生的古老文明,除了中国以外,到了铁器时代的早期就都已经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存在了。”作为政治实体的中国,以及中国的语言文字和学术传统,始终不曾被外来因素中断,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断裂并独立发展至今的原生文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基因宝库。

  字是中国字,魂是中国魂。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中国汉字没有像诸多文明古国的古文字一样消失,从甲骨文到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文字上的一脉相承,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重要体现。再比方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绵延不绝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例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等。再比方说,中国人自古至今都高度重视历史的价值。国家有修史修志,家族则有编修家谱、家训的传统。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以后中华民族迎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牺牲和创造,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坚持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新展现,是人类纵向的社会形态演化的最新阶段,是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光辉新篇章。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大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无不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藏的古老智慧——“人口规模巨大”体现的是“人丁兴旺”的家族文化和“民为邦本”的人文思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的是“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经济思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体现的是“独阳不成,独阴不生”的辩证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的是“万物并育”“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的是“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天下情怀。

  今天,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吸收融合马克思主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实践。以探求人类自由解放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这样连续发展的文明古国、人口大国的历史性结合,必然会产生新的发展。两者在人民性、实践性和辩证性等核心理念上的彼此契合,相互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迈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正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脉络。

  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凝聚文明力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出发,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就一定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福建22选5中奖 - 福建22选5开奖结果 - 淘宝网首页官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福建22选5 邮编:100101

 Copyright 福建22选5中奖 - 福建22选5开奖结果 - 淘宝网首页官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福建22选5

邮编:100101